雁门关图片,雁门关图片高清大图

ysladmin 9 0

雁门关是防御内蒙古的吗?

雁门关是用来防御匈奴的,匈奴是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宁夏,新疆,蒙古国。雁门关是由赵武灵王为防备匈奴而建立的,到了秦朝的时候,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把匈奴赶到了阴山以北,后修筑了万里长城。在后来的历朝历代,雁门关都起到了保卫国土的重要作用。元朝的时候关城被毁,后在明清时期屡有重建。

为什么要把守雁门关?

雁门关”是中原与塞外的分界点。雁门关作为我国万里长城上一道非常重要的关隘,有着“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美誉,自古以来都被称为“中华第一关”,所以历来都有守中原必先守山西,守山西必先守雁门关的说法。

雁门关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可以看中,连接各关隘的节点就在雁门关,其重要的战略位置由此可见一斑。

雁门关图片,雁门关图片高清大图-第1张图片-呼呼旅行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自赵国李牧奉命常驻雁门,防备匈奴以来,雁门关一直是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必争之地,汉与匈奴,宋与辽,明与蒙古,包括抗日战争时期伏击日军车队,保卫山西,雁门关都是主战场。

山西省南北狭长,山西北部有大同盆地和忻州盆地,两盆地中间被恒山山脉隔开,现在所说的雁门山(勾注山)是恒山山脉的西段。恒山山脉东接太行,西连吕梁,地势非常险要,但在雁门关附近高度下降,可以通行,是天然关卡。这样的地理条件使得雁门关的战略位置十分关键,古人称雁门关“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

雁门山,古称勾注山,位于山阴县广武城南的咽喉要道上。)。

雁门关图片,雁门关图片高清大图-第2张图片-呼呼旅行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雁门关就在内长城上的山西代县的雁门山,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雁门山群峰挺拔、地势险要,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天堑。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历朝历代镇守边关的咽喉。

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雁门关在城西北大约20公里的地方,又名“西陉关”。雁门关是古代宋明两代的历史标志,一说雁门关,人们马上想到宋代杨家将为国前仆后继的故事。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九塞尊崇第一关”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是大雁南下北归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

雁门关图片,雁门关图片高清大图-第3张图片-呼呼旅行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关有东、西二门可惜城楼与李牧祠,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傅山先生所书的“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对联也已化为灰烬了。但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仍写出了雄关的豪迈气势:“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流传至今。

偏关位于偏关县黄河边,辖边墙四道,总长数百公里,至今仍有三十公里保存较好,全部包砖,高耸河岸,甚为壮观。“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这是古人对偏关的赞誉。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是赵武灵王破林胡的战场,唐朝名将尉迟敬德在关东建九龙寺,宋代杨延昭威镇三关。现存关城为明洪武二十三年始建,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标签: 雁门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