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汉口江滩的由来
江滩的前世
“两江四堤八林带,火树银花不夜天”,这是一位诗人对武汉江滩美景的赞颂。在武汉三镇的水景中,武汉江滩可谓是这座滨江城市中一道最美丽的风景。有三三两两的市民或游人悠闲地走在绿树繁花之中,穿行于鹅卵石铺成的小径,享受着忙碌生活中难得的闲适。
如此的美景,让人们很难想到在汉口新江滩建成之前,这片土地还是常受水患侵扰、直接影响武汉防汛的一大险滩,
20世纪70年代以来,武汉市江滩被抢占了184万平方米,堆着许多垃圾、瓦砾和违章建筑物,大量建筑物阻水,抬高了长江水位。“挤占水的空间,水就会将你逼进尴尬的境地。”由于防汛意识的淡漠,武汉江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起不到防御水患的作用。
江滩的今生
近年来,武汉市着力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功能。从21世纪初开始,武汉市对武汉江滩进行了防洪及环境的综合整治。汉口江滩仅第一期工程就搬迁了58家企事业单位,拆除各类阻水建筑物9.6万平方米,使往日一片芜杂的景象得到了改观,并清除了江滩的垃圾,疏浚了河道,培育了自然生长的植被。一旦遇到洪水,江水可以直接从上面流走,被淹没的植被能够进行再次种植。[1]
汉口江滩
在防洪设施方面,武汉客运港至粤汉码头原有的10座闸口,整治后封闭了5座,其余闸口高程也由28米左右抬升到了29.2米。另外,还取消了叠梁黄土的封闸方式,在汛期高水位时采取临时封堵措施。在排水方面,雨水大部分采用地面径流的方式直排入江。
在清除阻水建筑物和垃圾、增强防洪设施的同时,他们又依不同季节的水位,建起了三级亲水平台:三级平台高程23米,相当于长江武汉段常年水位,每年被淹没的时间为9个月。二级平台高程25米,相当于长江武汉段防洪设防水位,平均每年被淹没的时间约为3个月。一级大平台高程28.80米。该平台的高程相当于武汉市20年一遇的洪水高度。分别针对冬季、春秋季和夏季的水位而建,一方面清除了江滩的违章建筑和阻水物体,使河道畅通、利于防洪,另一方面使市民和游客无论在旱季还是在汛期,都能享受滨江城市特有的美景。
汉口租界:鸦片战争后忡英天津条约》的签订,使汉口开埠,外国列强纷纷涌入。在246平方公里区域内(北抵京汉大道,南至江边,西起江汉路东至一元路的范围)划分了英、俄、法、德、日、美等国租界,建立了12个外国领事馆,设立了近30家外资银行和金融...
武汉海关大楼简称武汉关,原名江汉关,汉口沿江大道中段、江汉路口、江汉南端。该大楼由英国恩九生洋行的英国建筑师景明设计按文艺复兴时流行形式设计,恒纪建筑公司承建,1922年动工,1924年落成。占地1400平方米,高约40米,钟楼顶端高出地面83.8米。
整个建筑具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流行风格。底层主体建筑为正方形五层结构,外墙用麻石砌筑,底墙厚约1至2米,正门有两人合抱的麻石圆柱8根,门前的台阶有23级,上面还有汉白玉踏步5级;庄重雄伟。底层上为长方形建筑。再上为因层20米高的钟楼:底层为大钟摆砣室,二层为大钟机件室,三层为大钟时针室,上层为七个音阶组成的音响室。钟楼的四面都有直径约4米的钟面,针长1.7米。晴朗天气,十里以外可见。按刻奏乐、按时打点的钟声亦远播数虽。遗憾的是解放前所奏乐曲为英国女王加冕时演奏的《女王万岁》。
钟楼顶上还有不只婆金的英式帆船模型。在大楼的奠基石上,也刻着担任我国总税务司职务的英国人安格联的名字。到处都打上了英国殖民者迫使我国开汉口为商埠、并且牢牢控制我汉口海关(当时称江汉关)主权的印记。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海关,并且正式定名为武汉关。还用《东方红》乐曲取代了《女王万岁》现今用的是《威斯敏斯特曲》。现在,武汉关大楼是武汉海关办公处所。
大楼临江一侧的底层外墙上,嵌有三块铜牌:一块是扬子江技术委员会标识的武汉海拔高度,字迹模糊、无法辨认;一块上刻"民国甘年八月十九日大水最高点53.65英尺",这是当年汉口被洪水淹没时的最高水位;另一块上刻"1954年8月18日下午3时,最高洪水位29.73米(以吴松为零点)",是当年武汉市水利局标记的那次特大洪水的最高水位。
在这座大楼建成以前,江汉关署设在今天津路下首市政协大楼之前的英国领事馆驻地。
标签: 汉口江滩